在咸安区南大街、中城路、北门口一带,每天早晨和傍晚,人们总会看到一位七旬老汉弯着腰,拿着火钳,翻捡着路两旁的每个垃圾桶,将里边的饮料瓶和广告宣传纸挑拣出来,放进随身携带的塑料袋里。老人名叫吴海斌,今年已经 71岁,是个有故事的人,他保留这个习惯已经十年了。
他是一个勤奋钻研、热爱创新的人。自1970年参加工作后,就投身于企业技术革新和技术研发,先后取得了“盲孔中取料钻头”和“锻模焊补”等11项技术发明成果,并使之广泛应用于企业,特别是在二汽推广使用后,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为国家节约资金数千万元。这些技术成果获得了全省重大科研成果奖等奖项,他本人也获得过湖北省总工会授予的“自学成才奖”,并于1987年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其先进事迹由省总工会在全省大力宣传。
后来他在咸安区统计局以干部身份退休。可是忙碌了一辈子的他,这一闲下来,心里还真失落。2013年5月,咸安区总工会号召退休劳模为创卫做奉献,当清洁监督员。吴海斌马上响应号召,他说:“自从戴上了红袖章,又找到了过去上班时的乐趣。”当上清洁监督员时,他发现自己监督的街巷,市民随意丢弃废纸和废瓶子的现象严重,对市容有较大影响。而且,那条街上有西门小学,每天进出的家长和学生也很多。“怎么才能给孩子们的心灵带来一些正能量呢?”吴海斌一方面尽力监管,同时,他弯下腰,细心地捡起那些废品,第一天,他就捡了满满一袋子。
渐渐地,吴海斌捡到的废品越来越多,每次卖废品,都能攒下100到200元钱。他每个月都有退休金,他自己的退休金够花,并不需要这些卖废品的钱,可是攒了这些钱,他总想做点有意义的事。他听说邻近一所小学有些学生家境很贫寒,可以帮助这些家境贫寒的孩子,想到这儿,吴海斌心里涌上一股暖流。他拜托熟人向该校老师询问,得知了一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他就自个到孩子家中实地走访,为每个困难孩子家中送去数额不等的现金,并勉励这些孩子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他说:“如果用我自己的退休金,也能够帮助这些贫穷的孩子,可是我不想让孩子们发现这钱来得太容易,通过捡废品这种方法,我要让他们懂得,献给他们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劳动换来的。要让他们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长大后努力工作,更好地回报社会……”
十年过去了,他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了不少的孩子。附近的居民也都熟悉了这位爱捡垃圾、拾废品的老汉。这期间,他曾因病数次住院,可每次出院后,他又忙着干起了“老本行”。如今,他的头发更加花白,弯腰比以前更吃力了。 “想着自己没闲着,干了点事,帮助了一些孩子,我乐意……”每次别人和他谈起这件事,他总是会心一笑。
通讯员:万刚 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