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宝白云山 | |||
|
|||
图为:修竹参天。 图为:白云山下古朴的村庄。 记 者 刘自贤通讯员 胡剑芳 冯祥成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首古诗是对过去白云山林场产品匮乏最好的写照。经过44年林场职工兴林播绿,昔日芭茅丛生、荆棘遍地的荒山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林山竹海,森林覆盖率达90.8%,不仅风景优美如画,而且出产的茶叶、竹笋、牛肉、羊肉等有机食品成为人们的抢手货。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地处咸安一隅的白云山,正以其独特的生态资源,展示物华天宝的风采,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来此享受高品质的生态生活。 楠竹代杉绿更浓 小车在竹海间穿梭,两旁万竿修竹密密麻麻,葱葱郁郁,仿佛进入了绿色迷宫。 站上至高处,拭目远眺:山下是漫山遍野的楠竹林,如碧绿波峰,一浪翻过一浪。山坳里的村落点缀其中,白色水泥公路在绿林间伸展。一切都显得清静安祥,仿佛世外桃源。 这就是白云山林场,我国“楠竹之乡”的一个缩影。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鄂南这一奇观,外来游客无不为这一壮丽景色所震撼。 徜徉在竹林之中,听咸安区林业局同志解说:那竹节处带有白色绒毛的是新竹。竹子太密了不好,要合理间伐,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不留五年以上老竹,只砍三、四年竹;禁止采伐林缘竹,以便发笋,扩大竹林。竹子间伐后会自我补偿,竹笋越爆越多,竹子越长越好。这些真让我们长了不少见识。 林场原本以种植杉树为主,楠竹林只有1000亩左右。但职工发现,栽种杉树长势不好,好品种经过二、三代就出现退化现象,而种植楠竹不易发生火灾,不需要更新,年年出竹笋,年年可采伐,对环境无损害,每亩可有350至400元收益,比较效益高。于是,从1997年开始,林场植树造林就以种植楠竹替代杉树。 场长唐建军介绍,他2004年担任场长后继续带领职工,大力发展楠竹林。他们选择疏松腐殖土地、砂质土地,剔除杂草、灌木,栽种楠竹;实施竹腔施肥技术,对竹林年年垦复、扩鞭,使楠竹面积增长到3945亩,立竹量增长到70万株。数千亩竹海成了白云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成了林场取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林疏影、竹篱清舍,人们崇尚的“四君子”之一,楠竹不仅妆扮我们的家园,成为我们的食物,还可加工重组成木头一样的方料,做成地板、家具、房子及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如今,林场的楠竹源源不断输出,为咸宁打造“百亿竹产业”添砖加瓦。 茗茶产自白云间 品一品该场生产的“白云杉峰”牌有机茶,果然色翠香浓、口味醇厚、甘甜耐泡。自2003年以来,该茶连续12年被认证为有机绿色食品。唐建军说,该茶形如杉树叶,产自白云山,因此命名为“白云杉峰”。“有位陈姓商人要出30万元买我们的商标,还有人要承包我们的茶厂,我都顶着压力拒绝了。”这位在林场工作了24年的林业人深知,创品牌不易,不能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卖牌子。 实地参观茶园,只见周围苍翠欲滴的竹林环绕,茶树成行成片,宛如绿毯。这里终年云雾缭绕,承受阳光雨露滋润,从未发生过病虫害;没有工矿企业,与污染毫不搭界;较大的昼夜温差让茶叶储存了丰富的有机质,冲泡之后滋味浓郁,唇齿留香。“我们的茶叶,叫人一喝难忘。有位退休老人喝过一次我们的茶,就深深喜欢上了,每年都要让子女来这里买五六斤。虽然这茶外形不算美观,但品质和滋味都没得说。”唐建军自夸道。 林场同志介绍,这里自林场成立时就开始产茶,但面积不大,品种不佳,产量不高。 唐建军上任后,到北京争取项目,跑浙江、福建取经,最后选中了“福鼎大白”这个品种。林场投资20多万元,对原有300亩老茶园改造,发展新茶园500亩,目前茶园面积达到1058亩。 回忆起当年扩大茶园的情景,一位林场职工说起来历历在目。“当时气温零下五六度,我们早上7点多就要上山,等到太阳出来,把地里结的冰霜晒化才能开始种植。大家脸冻得痛,鼻涕掉得老长,手都冻开裂了。”全场职工不畏严寒,加班加点,硬是赶在5天内种完了40万株茶苗。 去年林场又新建茶叶加工车间,引进两条自动化生产线,提高茶叶加工能力,提升加工工艺,现在可制作干茶品种如毛峰茶、扁形茶、银豪茶、绿茶、红茶等,产量达10吨,年销售收入160多万元。去年林场被评为咸宁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白云杉峰”商标被评为咸宁市知名商标。“白云杉峰”有机茶成为林场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珍贵树木满基地 “你看,这马褂木的叶子多大!”咸安区林业局长李云钊摘下一片幼树叶子向大家展示,这叶子足有一把蒲扇大,两边“袖子”伸展,看起来确像老式马褂。 林场张家坪建有马褂木基地,大的已经长到数人高,幼苗也有一人来高,无论大小都长得蓊蓊郁郁,感觉这里特别适合这一树种生长。 自2003年起,林场就开始栽种这一树木。春季造林时,40多位职工承包,包栽包活,包除草、包抚育,一株2元工钱,陆陆续续一直栽到2012年,如今发展到1561亩,蓄积量达到3.88万立方米。 马褂木又名鹅掌楸,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优质树种,为落叶大乔木,因叶片酷似马褂而得名。花形似郁金香,其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即“中国郁金香树”。它生长快,耐旱,对病虫害抗性极强,是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又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千松万杉,抵不上楸树一枝枒”。马褂木自古有“木王”之称。随州曾候乙墓、长沙马王堆汉墓棺椁均为马褂木所制,埋藏地下数千年而不腐。此外,它吸附有毒气体能力强,被联合国世界健康协会认定为“人类健康树种”。历史上我省分布广泛,现已濒临枯竭。 2012年,林场821亩马褂木检查验收,平均成活率90.5%,苗木等级合格率93.3%。该场除了马褂木外,还种植香椿236亩、木荷203亩,去年纳入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项目。 在王六岩观景时,唐建军告诉记者,附近那隔离带上生长的就是木荷树。它水分多,是常绿乔木,火烧不起来,是阻隔山火的极好树种。林场种植此树建起了30米宽、4.5公里长的防火隔离带,自1993年以来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火灾。加上栽种楠竹,林场火险大为降低。要知道,过去林场秋冬之季芭茅干枯时特别易燃,山火频发。1986年一名职工曾被烧死。 竹林深处古刹幽 白云山人烟稀少,居然还有佛门古寺。 在竹林四合的山窝里,黄色寺院错落,琉璃瓦熠熠生辉。近前观看,整个寺院建设还未完工,而旁边“古观音寺”则已落成。寺门上方“古观音寺”,四字匾额高悬,两边对联并列,黄墙碧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说是古观音寺,实则由巨大的溶洞改造而成。洞内十分凉爽、潮湿。雾气变成水滴,从洞顶上不时滴落下来。洞中有洞,个个相接,据说有96个,还有一大龙潭,面约积120亩。附近洞室供奉着观音菩萨,由于不能点油灯礼佛,全部采用电灯替代。法师见我们进入,特地将电灯打开,装在玻璃佛龛内的佛像顿时金光闪耀。佛室处处连接,真是别有洞天啊! 据说,白云禅寺的僧人夜梦男化女身的观音菩萨、慈航大士骑白马到此洞,认为是观音托梦显灵,遂前往广东一带化缘、募捐,得数千万元,重整佛门。 不远处还有一座“白云禅寺”。刚见一栋黄色禅房从竹林中隐现,便听得里面传来尼姑的念经声和木鱼敲击声。 清云住持是广东东山人,四川甘孜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毕业,被80多的岁法源法师看中,得其衣钵,前年成为白云禅寺第18代传人。 据了解,明代有华严寺位于南方龟蛇山,公元1337年该寺第12代住持来此另立寺庙,因不远处观音洞口常有白云缭绕,故将此寺命名为白云禅寺。史上白云禅寺兴盛,山以寺贵,山冠寺名。白云山传播开来,白云山林场也由此得名。 白云禅寺虽为江南古刹,却鲜为人知。清云住持问我们如何在网上推介、弘法,吸引香客,我们建议说,可以先请人做个网页,她连道感谢。 面积 842.7公顷 前世今生 白云山位于咸安区东南,属幕阜山脉,海拔650米。白云山林场成立于1971年,作为分场隶属于国有潜山林场,1984年独立为咸宁县国营白云山林场,2005年为国有咸宁市咸安区白云山林场。 特色名片 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种植有马褂木、香椿、木荷等珍贵特殊树木;茫茫林山竹海成为当地主要商品林基地和避暑旅游观光胜地;出产“白云杉峰”有机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