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目标,注重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突出“五个”聚焦,提升“五大能力”,以法治政府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良好的政府法治环境。
一、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高位推动、机制带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1.统筹全局党的领导,立牢政治规矩“顶梁柱”
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2024年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2024年共组织学习1期20余人,此外还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2次,全局97人参与现场学习。二是咸安区人社局加强组织领导履行法治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科室为成员的区人社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政策法规股负责日常工作,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责任体系。按照年初下发的法治工作要点,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和研究部署依法行政工作。三是主动报送并公示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二)聚焦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提升业务经办能力
2.政务服务“小窗口”,做优便民惠企“大服务”
一是推进网上申办。根据经办服务“一网覆盖”“一次办好”的具体要求,精简办事环节,减少申请材料,压缩承诺时限。目前申请网上办理企业达1876家,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理企业网上申办社保业务26,600件。二是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多次开展人社惠企惠民政策知识培训班、省集中企保系统操作培训班,加强人社业务经办人员业务经办能力。三是完成综窗改革,正式合并通办人社、医保业务,形成一窗通办。
3.“高效办成一件事”,撬动服务效能“大提升”
咸安区人社局在市民之家设立退休“一件事”窗口,充分依托省级综合信息平台,整合人社、医保、住建、卫健委、公安等部门资源,推进并联办理,将退休条件审批、养老待遇核定发放等9个事项打包“一件事”办理,办理时间由133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工作日,跑动次数由3次缩减至1次,递交材料由6份缩减至3份,办理环节由7个缩减至1个,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咸安区的落地见效。
4.惠企政策“进万家”,做好政企互动“联络员”
今年以来,咸安区人社局以“百名人社干部联百企”“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等活动为抓手,多次进村(社区)、企业开展人社政策宣讲活动,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以精准的服务助力企业生产经营。截至目前,6次进村(社区)、企业开展人社政策宣讲活动,服务企业300余家,覆盖人次1500余人。
5.“三分一定”试改革,筑牢权力配置“防洪堤”
区人社局在权限设置上实行“三分制”,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工作格局。一是分事行权,针对人社5个重点领域事权,建立权责事项清单,制定办理流程,明确办理责任领导、科室和具体责任人。二是分岗设权,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结合工作职能,按照不同性质的权力由不同岗位行使原则,制定《咸安区人社局股室职责清单》,合理划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将部门权力配置到相应股室、二级单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权力范围。三是分级授权,确定不同权责事项的办理层级,对一般权责事项、涉及“三重一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事项、需要区政府决策的事项,设立不同的办理层级。
6.社保业务“三下沉”, 激活基层服务“神经末梢”
区人社局推进下沉服务,社保卡全部业务在全区71个银行网点一站式办理,38项高频社保业务延伸至51个社区(村)、4个银行网点,提升人社基层公共服务能力。
(三) 聚焦科学决策、和公正执法,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7、民主科学“全流程”,构筑行政决策“法治屏障”
一是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作为作决策、出政策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二是建立法律顾问把关机制。我局聘请长期法律顾问,不仅参与行政应诉案件的出庭答辩等工作,而且对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出台、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的办理等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建议。
8.规范执法“公平秤”,把牢人社法治“生命线”
一是确保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过程公正文明,建立健全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开机制,采用网站发布、纸质公告等形式及时公开执法信息;执法中,根据不同执法内容,通过文字、音像等对执法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2024年度,在咸安区政府网站公示了湖北省畅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违法使用未成年人案、咸宁市鼎胜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例情况7件。二是注重法治队伍协调和管理,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人民法院联合印发《咸安区“人社+工会+法院”劳动争议裁调诉衔接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有效整合资源。今年以来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室共接待来电来访咨询60余人次。三是健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咸安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布我局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并研究梳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在行政执法中做到包容审慎。
(四)聚焦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提升行政执法能力
9.一份建议一回函,跟紧司法监督“风向标”
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咸安区人民法院针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劳动争议、农民工权益保障、职工社保缴纳等3个领域工作中存在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提出了检察建议和司法建议,我局高度重视,采取了有力措施进行了整改,并及时向检察院、法院予以回复。
10.出庭应诉率达百分之百,搭建行政司法“沟通桥”
人社局“一把手”出庭应诉率达到100%,亲身经历庭审过程,一线执法人员亲身观摩庭审现场,与复议、司法机关互动交流,有效检视自身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依法行政共同体如我在办、如我在诉的工作理念,同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行政复议决定,做到有法必依。
(五)聚焦突发事件预防处置,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11.打好排查“预防针”,堵严重点领域“风险点”
为预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突发事件发生,一是强化舆情监测,对接宣传、网信、公安等部门同步做好欠薪舆情监测预警和线上线下分类处置,有效防范处理因欠薪引发的突发性、群体性、极端性事件。二是印发《咸安区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实施方案》,各相关股室(单位)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劳动关系风险防范化解,有效防止小风险引发大风险、个别风险演变为综合风险。三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打造纠纷调处中心、矛盾疏导中心、释法答疑中心、法律服务中心“4个中心”,调解结案率提升至86.1%。
二、存在问题
2024年我局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普法宣传载体形式较为单一,宣传效果有待提升。二是人社领域政策规范性执行有差距,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服务市场主体的有效举措仍需进一步丰富,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之间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仍然存在。
三、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法治水平。一是切实创新政策宣传手段,全面落实普法宣传责任制,发挥人社系统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社会保险事务经办的作用。二是继续组织开展法治教育学习、业务政策培训、练兵比武、“人社大课堂”等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三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促进发展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全流程人社服务体系,聚力惠企安商。
咸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