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区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极不平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区依托“市区一体”优势,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方针,实施“项目强区”战略,努力向建设鄂南经济强区目标迈进,为“十二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发展协调性最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经济实力提升最明显的时期。“十一五”期末,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1.56亿元,年均可比增长16%,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由“十五”期末的24.3:44.4:31.3调整为16.8:48:35.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4亿元,年均增长24.2%,是规划目标的1.21倍;五年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209亿元,年均增长42.7 %,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五年累计招商引资额50亿元,实现规划目标;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亿元,年均增长21.4%,提前两年实现规划目标。2010年,实现外贸出口额4396万美元,是“十五”期末的8倍;实际利用外资2210万美元,年均增长63.8%。城镇化率达到47%,比规划目标提高2个百分点。耕地保有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等约束性指标实现目标。
“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实现情况一览表
指标类别 | 指标名称 | 2005 年基数 | 2010年 规划目标 | 2010年
| “十一五” 年均可比增长 | 指标 属性 |
经济 增长 | GDP(亿元) | 38.51 | 75 | 101.56 | 16(可比) | 预期性 |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13.0 | 50 | 76.9 | 42.7 | 预期性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18.71 | 30 | 49.3 | 21.4 | 预期性 | |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 1.03 | 2.51 | 3.04 | 24.2 | 预期性 | |
招商引资(亿元) | 5.5 | 50(累计数) | 50(累计) | 预期性 | ||
经济 结构 | 城镇化率% | 39.6 | 45 | 47 | 预期性 | |
三次产业结构 | 24.3:44.4:31.3 | 18.5:45:36.5. | 16.8:48:35.2 | 预期性 | ||
外贸出口(万美元) | 549 | 8000 | 4396 | 51.6 | 预期性 | |
人口 资源 环境 | 总人口(万人) | 56.57 | 61 | 61 | 约束性 | |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 3.8 | 3.6 | 3.6072 | 约束性 | ||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 -20(五年累计) | -22(五年累计) | -4.85 | 约束性 |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10(累计数) | -10(五年累计) | -2.1 | 约束性 | ||
森林覆盖率% | 38 | 43 | 43.9 | 约束性 | ||
城区绿化率% | 27.01 | 30 | 33 | 预期性 | ||
公共 服务 人民 生活 |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 | 97.5 | 98 | 100 | 预期性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8003 | 12500 | 14022 | 11.9 | 预期性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3050 | 4500 | 5902 | 14.1 | 预期性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6 | 4 | 4.4 | 预期性 | ||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85% | 89.7% | 约束性 | |||
新农合覆盖率% | 10 | 100 | 100 | 约束性 |
——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后劲增强。““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实现翻番,多项指标增幅在全市名列前茅,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核排名中保持第二方阵前列。“十一五”规划安排全区重要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个,计划投资总额100亿元,实际实施投资项目380个,投资总额约180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比规划目标翻了近一番。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对“十一五”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大大地增强了发展后劲。
咸安区近年人均GDP(元、美元)
——产业规模扩张,聚集效应显现。“十一五”期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6家,比“十五”期末增加70家。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2.34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54倍,年均增长20.4%;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32家,税收过百万元企业达到31家,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22家和20家。纺织服装、机电制造、森工建材产业进一步壮大,石油化工、玻璃器皿、医药、电子信息和食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苎麻纺织、机电制造业进入全省61个重点产业集群,苎麻纺织业被评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有8家企业被评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湖北省著名商标5个,湖北名牌产品10个。2010年,“澳森”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区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十一五”期间,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亿元,开发土地4平方公里,于2009年获省政府批准挂牌。目前开发区“三横四纵”路网基本形成,完成了路、电、供排水、闭路电视、通讯、天然气和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任务,后期开发继续推进。2010年开发区入驻企业63家,其中47家建成投产,初步形成森工、机电等五大产业园。以巨宁森工为龙头的全省首家现代林业森工科技产业园挂牌成立,列为全省农产品加工园区“四个一批”工程;以华博三六电机为龙头的中国(湖北)机电产业园获批组建。横沟桥、贺胜桥、温泉、双溪桥、官埠桥、广东畈、周家垴等一批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初具规模,已显现聚集效应。
咸安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十一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5%。神童牧业、贺胜温氏、万山红生猪养殖场、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巨宁森工、精华纺织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2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3家。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八大板块特色基地和五大养殖小区已具规模,建成产业化基地70多万亩,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7万余户,形成了10个专业村、44个专业合作组织、1000多个专业大户。农业抗御风险能力增强,完成了南川水库、5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和4座小〈二〉型水库溢洪道扩挖工程,启动了“三八”河、刘家桥河、汀泗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了高产农田和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电网得到改造,实施了“六改五通”工程,实现了交通、通讯、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12.7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二轮土地延包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呈现跨越发展态势。乡村治理机制不断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得到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经济发展承载能力增强。“十一五”期间,武广高速铁路建成运营,拉近了我区与周边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武咸快速通道、武咸城际铁路、咸(宁)黄(石)高速、杭瑞高速开工建设,我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融入城市圈的进程加快,人流、物流可直达国内主要大城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基本建成,为我区后续发展提供了重大能源保障;长江供水工程二期和王英水库供水工程即将建成,制约我区发展的供水瓶颈得到破解;实施了淦河城市防洪、城乡电网改造、城区管道燃气工程,基本完成通村公路建设,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公共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城乡协调发展的条件进一步改善。
——节能减排实现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十一五”期间,先后启动了巨宁森工、汇美达工贸、桂泉纺织、马桥纺织、山立化工和精华纺织等重点企业节能技改项目,关闭了8家小炼钢(铁)厂、3家小电石厂、1家小水泥厂;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高效节能照明产品、高效节能空调,广泛开展机关(单位)节能活动。2010年,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在“十五”期末基础上下降22%。关停苎麻小脱胶生产线21条、小造纸厂7家、土法炼油厂5家、小钒厂5家,拒批拒引铅冶炼、电路板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23个,新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精华纺织、维雪啤酒、巨宁森工、京珠高速服务区、区人民医院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达标排放。永安污水处理厂、苎麻脱胶中心、贺胜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先后开工建设。淦河、高桥河流域的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40 %,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5%,分别比“十五”期末提高12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SO2、COD排放量减少实现控制目标。启动了梁子湖水源地生态保护,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
——社会保障能力增强,民生得到较大改善。2010年,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9780人,覆盖率达到89.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608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19340人,“新农合”覆盖率100%,政策范围内补偿率60.1%。“十一五”期末,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022元,比“十五”期末净增6019元,年均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02元,比“十五”期末净增2852元,年均增长14.1%;分别提前一年和两年实现规划目标。2010年人均社会消费达到8088元,比“十五”期末净增4745元,剔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6.4%。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十一五”成就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奋力拼搏的结果。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不够仍然是我区的最大实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市场主体培育缓慢,“十一五”规划的部分产能项目没有实现。二是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大,挤占发展环境容量,对我区节能减排形成较大压力;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尚未形成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三是地方保障能力依然不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民生问题压力较大,统筹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二、发展态势
——“市区一体”协调更加顺畅。“市区一体”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咸安域内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壮大经济总量;有利于增加就业,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收入;有利于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目前“市区一体”的协调衔接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初步形成“多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全局意识,有利于整合、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促进统筹协调发展。2010年,我区被市委、市政府列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必将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获得更大支持,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区域中心”地位更加明显。咸安是鄂南地区离大武汉最近的城市,是鄂南的交通枢纽,是咸宁市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是武汉城市圈的节点,处于鄂南“区域中心”地位。“十一五”以来,我区区域带动性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区域产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商贸物流、交通、旅游、金融、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有利于发挥咸安在鄂南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凸显区域中心地位。“十二五”时期,我区必将成为鄂南区域最具活力的地区,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圈域一体”推力更加强大。我区与武汉江夏区接壤,武广客运专线已经投入运营,武咸城际铁路和武咸快速通道即将建成,咸(宁)黄(石)高速在建。我区与武汉和圈内其他城市将不再是“异地”,而是“同城”,与圈域内城市联系将更加紧密;而且我区又处于武汉城市圈的紧密层,与大武汉的融合更为便捷。这有利于我区建设武汉产业配套平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未来一个时期,我区必将分享城市圈发展带来的诸多便利,进一步推动我区加速融入城市圈发展。
——“新港建设”空间更加广阔。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全面启动,我市“一江两河”(长江、淦河、陆水河)发展战略开始实施。我区已纳入湖北长江经济带武汉新港建设规划和我市“一江两河”发展规划,特别是武汉新港咸嘉新城、咸宁长江大桥建设启动,我区发展空间将得到更大的拓展,并将持续增加我区发展动力,进一步开辟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重点开发”政策更加给力。我区是全市唯一被划定为国家层面的重点经济开发区域。目前,我区正处于各种激励发展的政策叠加期,将在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布局、土地利用和城镇化建设方面获得更多、更持久的政策支持。同时,我区作为鄂南区域中心,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将获得各种先机,这为我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纵观“十二五”发展前景,我区具有环境容量较大和生产要素成本较低优势,又具有一定经济基础,正处于积蓄能量的释放期。因此,“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区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第二章 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家将继续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北将大力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这一时期,正是我区由工业化中期偏前阶段向前迈进的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将是我区这一时期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持续动力。我区必须创新观念,瞄准较高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把握战略叠加的先机、产业革命的先机、经济向好的先机、“高铁时代”的先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相统一,力争“弯道超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质的跃升、量的扩张。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富民强区”总体目标,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对接长江经济带,积极实施发展大工业、构建大旅游、搞活大流通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新咸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作为支撑,坚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促进一、二、三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流通体制改革和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不断增强社会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注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建立和形成中心城区、小城镇和农村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不断增强城乡综合服务功能和人口、产业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综合交通、能源供应和水资源保障等体系,提高城乡综合防灾和应急减灾处理能力。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着力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保障公共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抓住薄弱环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使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构建和谐社会。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治。以发展建和谐,以为民建和谐,以风正建和谐,以民主法治建和谐,以提高执政能力建和谐。加快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发展战略
“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逐步复苏,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推进,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压力凸显,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将引领全球产业转型升级,世界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调整,一些资金相对密集、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以及一些原来不可转移的服务业,将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新的机遇,我区拥有区位优势和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必将在产业转移中受益。
从国内来看,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发展方式面临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城乡需求潜力释放,需求规模扩大;生态环境更为重视,约束强度依然很大;社会矛盾日渐显现,和谐稳定任务艰巨。总体上看,通货紧缩是内在趋势,投资高增长将受到较大限制,传统发展方式将受到制约,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将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对“十二五”时期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从区域发展来看,国家将继续促进“中部崛起”,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加快,为湖北承接产业转移、聚集要素、优化升级产业提供了历史机遇。湖北将加快推进“两圈一带”建设,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政策环境。“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实现“弯道超越”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就咸安而言,市委、市政府建设“鄂南经济强市”战略目标确定以来,全市呈加快发展态势;咸安区被确定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和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将在产业布局、土地利用、城镇化方面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同时咸安又处于武汉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叠区域,多种外力推动、多项政策叠加支持和咸嘉新城、城际铁路等多个重大项目促进,将使咸安发展进一步加快。综合上述宏观经济环境,我区“十二五”期间实现协调发展、“弯道超越”具备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和大环境,应优先选择以下发展战略:
——融入城市圈。咸安处于武汉城市圈的紧密层,城市圈建设对咸安加快发展是一次重大历史机遇。依托大武汉、服务大武汉、配套大武汉,在大武汉建设中凸显咸安地位,应成为全区新的发展理念。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与城市圈同步;要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新、创新光荣的良好氛围,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要高度重视利用武汉科教优势,推动科研院所、高校科技力量与区内企业结合;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在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上实现新突破;要围绕武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建设产业承接和配套服务平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突出生态品牌,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扩大城市影响力,提高竞争力。
——推进城镇化。我区处在国家“十”字型一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和京广经济带)交汇处,在长江流域经济带的互动发展中,处于承东启西的地位;在全省主体功能分区中,属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在武汉城市圈中,贺胜桥、横沟桥被列为城际铁路“一站一城”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和我市“一江两河”开放开发中,我区已作为临江城市列入规划。开放开发区域叠加为我区拓展发展空间创造了新的机遇。要对接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融入武汉新港建设,加快咸安滨湖新城、斧头湖港区建设,拓展发展新空间;要对接“两线”(城铁线、高铁线)发展,推进贺胜桥、横沟桥“一站一城”新型城镇化试点,推进咸宁梓山湖生态新城建设,借机发展沿线城镇;要对接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战略,创新思维,实施“垂江开发”、“沿线开发”、“错位开发”,扩大要素资源配置的空间范围,推进一批中心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发展大工业。武汉城市圈建设加快推进,将直接带来我区新兴产业发展。要找准着重点,在拉长产业链上下功夫,促进我区支柱产业发展下游产业,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要找准增长点,在发展战略性产业上下功夫,大力引进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核电配套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找准着力点,在建设和壮大工业园区上下功夫,加快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小区扩张,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搭建大工业、大产业发展平台。
——构建大旅游。城市圈建设、武广高铁开通、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及武咸城铁、武咸快速通道和城市圈大外环在建,咸安将名副其实地通江达海、怀抱南中国、直面东南亚,“人气”更旺;我市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以温泉旅游为主的“中国温泉之都”已声名远播。我区作为温泉之都的核心,“名气”更大,构建旅游大产业具备了基础条件。要发挥“温泉之都”品牌效应,延伸“温泉”产业链,深度开发保健、医疗、康复等方面的产品,形成特色“温泉”;要发挥温泉旅游产业聚集效应,挖掘地方特色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桂竹生态游、休闲农业游、红色文化游;要发挥旅游经济裂变效应,开发土特产和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档次;要发挥旅游环境趋优效应,利用区位优势,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搞活大流通。武广高速铁路建成运营和武咸城际铁路建设,标志着我区在城市圈中与武汉一并率先迈入高铁经济时代。高铁的“同城效应”将进一步强化沿线城市经济互动,促进生产资源、消费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我区发展高铁经济、融入城市圈获得了先机。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与沿线城市优势互补、信息共通、资源共享;要利用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着力发展餐饮购物、旅游、仓储物流、交通运输、交易市场、金融、保险、风险投资、信息服务、创意产业、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要提升城区综合配套能力,完善铁路沿线站场配套设施,力争建设通用航空机场,拓展服务业领域,积极发展通用航空综合保障服务、航空旅游休闲产业,进一步强化鄂南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四、发展目标
经过“十二五”努力,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跨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前列;“两型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提高,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具体目标是:
——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到2015年,经济总量突破2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左右,突破6亿元。
——结构调整。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47.5∶42.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 %以上,力争突破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投资与消费。“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五年累计完成总投资700亿元,重大投资项目基本建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左右,居民消费率达到48%。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生态环境。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8%以上。“十二五”期末,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实现控制目标;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到80%以上。
——城乡发展。武汉城市圈建设、“一江两河”开放开发和武汉卫星镇、区域特色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5年,城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建成一批区域特色中心镇,城镇化率达到60%。
——民生保障。到2015年,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五年实现翻一番目标。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到“十二五”期末,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
——改革创新。农村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咸安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15年 | 年均增长(%) | 指标 属性 |
一、经济发展(10个) | |||||
国内生产总值 | 亿元 | 101.56 | 200 | 16以上 | 预期性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76.9 | 200 | 20以上 | 预期性 |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 16.8:48:35.2 | 10:47.5:42.5 | — | 预期性 | |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 亿元 | 3.04 | 6 | 16左右 | 预期性 |
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49.3 | 100 | 17左右 | 预期性 |
居民消费率 | % | 34 | 48 | 预期性 | |
城镇化率 | % | 47 | 60 | 预期性 | |
服务业就业比重 | % | 37.3 | 44 | 预期性 | |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 | 35.2 | 41 | 预期性 | |
工业增加值比重 | % | 48 | 46 | 预期性 | |
二、科技教育(3个) |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占GDP比重 | % | 3.0 | 15 | 预期性 | |
高中阶段教育 毛入学率 | % | 88.2 | 95 | 预期性 | |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 受教育年限 | 年 | 9.1 | 10 | 预期性 | |
三、资源环境(6个) | |||||
耕地保有量 | 万公顷 | 3.6072 | 3.5 | 约束性 | |
农业灌溉用水 有效利用系数 | 0.48 | 0.6以上 | 预期性 | ||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 % | -22(五年累计) | 实现控制目标 | 约束性 |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 | % | -10(五年累计) | 约束性 | ||
森林覆盖率 | % | 43.9 | 48以上 | 约束性 | |
四、人民生活(8个) |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6以内 | 6以内 | 约束性 | |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生产总值比重 | % | 3.7 | 5.5 | 预期性 |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4.2以内(登记) | 6以内 | 预期性 | |
城镇新增 就业人数 | 万人 | 0.55 | 2.5(累计) | 预期性 | |
城镇参加基本 养老保险 | % | 89.7 | 100 | 约束性 | |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 | % | 95 | 100 | 约束性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4022 | 28200 | 15左右 | 预期性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5902 | 11900 | 15以上 | 预期性 |
五、空间布局
继续发挥“市区一体”优势,科学规划,整体推进,逐步实现“五区二城一带”协调发展。
——建设“五区”
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远期控规40平方公里,近期总规15平方公里。建成五大产业园:中国(湖北)机电产业园,建成中部节能电机研发、生产基地;湖北现代林业(咸安)森工科技产业园,建成中部环保地板研发、生产基地;中国(湖北)电子制造产业园,建成电子信息产品配套生产基地;中国(湖北)食品医药产业园,建成生物制药及食品加工基地;中国(湖北)钢化玻璃器皿产业园,建成钢化玻璃研发生产基地。
咸宁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区域总面积147平方公里。示范区与永安城区相连,东接咸安滨湖新城,南连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西依西凉湖水域,北靠斧头湖湿地。形成“一心”(向阳湖中央新城)、“一环”(沿河湖生态景观环)、“三轴”(329省道、京珠高速、杭瑞高速轴向新兴产业聚集走廊)、“三带”(西部复合经济带、中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北部生态休闲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城市与乡村融合、山水田园河湖与城市建筑协调的新型城市。
咸宁滨湖现代商贸物流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设建材、医药、农产品批发、汽车摩托车、竹木工艺制品、小商品批发、家具家电、五金机电、货运车辆租赁和服装10大专业市场,建成鄂南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咸宁鄂南大竹海生态风景区。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以星星竹海、桂花园、嫦娥湖、鸣水泉、飞仙洞、汀泗桥北伐战争遗址等旅游资源为主体,坚持有序推进、系统整合、形象突出、功能优化、生态示范原则,打造集原始生态游、娱乐休闲、郊野度假、户外活动于一体的观光旅游度假风景区,建成武汉城市圈南部生态观光、休闲、拓展、健身目的地和国家优秀旅游目的地。
华彬·咸宁金桂湖低碳示范区。规划控制面积31平方公里,重点建设生态城市示范项目——金桂湖“未来人居”展示基地、国际会展中心、健康体育中心、企业会所、高科技观光农业示范园、绿色运动健康园、休闲文化产业园,构建低碳产业、低碳技术承接平台,建成“两型社会”示范区。
——发展“二城”
咸安滨湖新城。在毗邻永安老城区的滨湖区域,规划22平方公里建设滨湖新城。新城着力打造六大功能区域,逐步形成以商贸、物流市场为主,突出行政服务、人文居住特点,兼有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的现代化新城区。远期规划人口20万人。
咸宁梓山湖生态新城。在官埠、贺胜临湖区域,规划85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依托武咸城际铁路“一站一城”试点,建设生态新城。新城发展定位为休闲、旅游、文化、商务、科技和低密度生态住宅区。远期规划人口20万人。
——创新“一带”
淦河生态经济带。上游以刘家桥、万寿桥、白沙桥等桥乡文化、桂花文化和农家生态旅游开发为主,建设新农村示范区。中游以温泉旅游新城建设为主,开发温泉资源,建设淦河两岸景观带,发展沿河两岸温泉休闲旅游。下游湖区结合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斧头湖港区建设,整治河道,发展通江航运;修复水生态,突出湖光山色,建成淦河生态农业示范带。
第三章 加快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我区实现“鄂南经济强区”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间,继续坚持“产业培育特色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产业集群园区化、园区产业品牌化”发展方向,坚持资源节约利用原则,做强四大产业集群,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2015年突破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0家(含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0家),其中产值过10亿元企业3家,产值过5亿元企业8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力争高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0个以上百分点。积极推动精华、巨宁、汇美达、华宁、华博等企业上市,力争1-2家企业上市;构建工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注重品牌培育,大力支持名、优、特、新产品发展,鼓励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力争1-2个地理商标列为国家地理标志,新创建2-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努力提高参与城市圈产业分工和协作能力。
一、做强四个产业集群
——机电制造产业集群
机电制造业向“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制造”方向发展。到2015年,力争产值达到1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家,其中年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5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5—10个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提升机电制造业制造水平。鼓励机电制造业密切与国内外著名厂商合资合作,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支持机电制造业引进和推广数控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数字化制造、精密制造、虚拟制造等先进技术在机电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完善和提高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CAD/CAM、CAPP、ERP、PDM系统的开发应用,着力开发新一代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智能型产品,促进传统机电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低档普通型机电产品向高度自动化、高精密、高效率制造方向发展。
加大装备制造业研发力度。参与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配套,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设备及关键部件。支持配套生产220kV大型变压器,扩大特种变压器和牵引变压器生产。开发500kV以上高压超高压输变电设备、新型高效节能绕线式电机、新型YD、YDT系列高压变频电机、新型无刷发电机、节能汽车电机、恒频发电机组、移动电动化发电站等,加快形成规模化生产。发展电动车、铁路机械、小型变压器、小型电机和小型启闭机等传统机电产品。开发超高扬程重载启闭机、大型矿山机械、矿山液压机械支架、大吨位数控起重设备和船泊码头用门式起重设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机电产品。开发高性能、智能化新型包装机械,中、高压液压元件,扩大石材加工机械生产能力。规范发展精密铸造等配件产品生产。
密切武咸机电制造业合作。引导机电制造企业向园区集中,增强聚集能力。积极引进武汉等地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落户咸安,大力鼓励在汉企业来咸安建设轿车、客车、特种专用车等汽车零部件加工基地。发展液压动力转向器总成,开发转向系统零部件;支持发展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项目,争取建设机车车辆制造与维修分部。支持华博阳光、三六电机、阳光电器等企业加快发展电机电器、输变电设备,支持“三合”公司开发多档制动型“三合一”减速机、三环重载减速机、冶金辊道用减速机、行走减速机和无级调速减速机。支持电工器材制造业发展中高压电缆、特种电缆、特种绝缘材料、汽车用配电线电缆等产品。培育壮大同发机电,鼓励与武汉电机高端产品及精密加工技术开展合作。
建设中国(湖北)机电产业园。以华博阳光节能电机生产基地为基础,聚集阳光、三六、同发、华声等电机制造企业,引进一批机电制造企业,建成集科、工、贸于一体的机电产业园。支持华恩、北京季布诺、湖北煤矿机械、兴耀华航模、丰源电力特种互感器、三宁机电、三丰机械、中田矿山机械等扩建项目。扶持横沟群力机电产业园发展,加快形成武咸机电制造业的配套生产基地。
建设鄂南五金机电大市场。建成10万m2营业规模,不断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咸宁五金机电行业知名度,促进上游企业和下游消费者向咸安聚集,推动机电制造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森工建材产业集群
森工建材产业要以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为中心,推进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加大环保型产品开发力度,建成资源节约型产业。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家,年产值突破50亿元。
推进森工科技产业园建设。到2015年,园区企业总数超过30家,实现地板产能1800万m2、橱柜家具20万套规模,构建华中地区最大的环保地板研发、生产基地和环保家具制造基地。
发展板材加工业。力争新发展10家以上地板深加工企业,5家以上包装、运输物流、装饰纸印刷等配套生产企业,开发复合多功能板材系列产品。推进森工、家具行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开发森工产业废弃物加工建筑板材项目,重点支持巨宁森工、澳森地板等企业开发橱柜、家具等板材终端产品。
发展楠竹加工业。推进楠竹加工产业化,发展竹纤维深加工,开发竹纤维及竹纤维纺织、竹地板、竹席、竹工艺品、竹炭等产品。支持巨宁森工新上竹纤维板生产线。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继续在政策、资金、土地等发展要素上向纺织服装产业倾斜,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延伸产业链。支持纺织服装产业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开发新产品,打造区域品牌。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引导前导原料规模化、化纤差别化、织造品质化、服装品牌化。到2015年,力争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家,产值达到100亿元,建成湖北乃至全国重要的苎麻纺织工业基地。
着力提高装备水平。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机电一体化、连续化、新型化。支持纺织业向清花无卷、纺纱无接、织布无梭和精梳方向发展,广泛采用紧密纺纱机、精梳联、粗络联、细络联、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等新型、高效、节能纺织设备。推动精华纺织新上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产业化项目。支持服装业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无缝缝制、自动监测、电脑控制吊挂传输、立体整烫等先进技术及装备;通过大规模改造升级,“十二五”期末,纺织服装企业装备9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优先发展苎麻纺织。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纺纱、织布、服装加工完整产业链。扩大纯麻纺、亚麻纺、麻棉混纺规模,大力开发高支纱、多功能纤维、复合材料混纺等新的麻棉混纺系列产品。拓宽新品麻类应用,苎麻系列开发高于100Nm新产品,亚麻系列在高支、混纺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大“色纱”开发力度,加速坯布、无纺布发展,开发柔软、仿真、涂层、功能性整理和卫生整理、新颖印花织物等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开发时装、针织品、麻毯等麻棉纺织品,形成较强的纺织成品、半成品加工生产能力。推进产业用纺织品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
加快发展服装业。加强服装服饰的品牌培育,建立纵向研发联盟,引进创建一批大型品牌企业,形成一批特色优势服装产品。重点开发苎麻混纺织品类服装,支持皮具系列产品开发,扩大生产规模。支持东亚制衣、昌荣球业、开莉制衣、华欣制衣等企业扩大劳保类工装出口。
建设双溪纺织工业园。在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建设苎麻产业园的基础上,依托精华纺织,在双溪桥镇规划用地1000亩,高标准建设双溪苎麻纺织工业园。
——石油化工产业集群
“十二五”期间,石油化工产业以调整布局和产业升级为重点,突破性发展有机化工原料行业,力争建设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以上,省级技术中心2个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家,产值达到50亿元。
延伸石化产业链条,发展电石下游产品,促进乙炔向乙醚、聚氯乙烯、乙烯基异叮醚等产品转化,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支持宏硚工业气体有限公司一期乙炔气、二期乙烯基异叮醚项目建设。发展生物化工,重点发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香精香料和特色医药中间体等;发展精细化工和加工配套产业,重点建设涂料、胶粘剂等精细化工专用生产基地。依托华宁橡胶和中南橡胶等企业,开发PPH板材、防腐衬胶、船舷垫胶、绝缘胶板、玻璃鳞片树脂等产品,支持官埠橡胶工业小区、贺胜精细化工小区加快发展,形成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橡胶制造业配套生产基地。发展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配套项目,建设原料生产供应基地,支持汀泗化工产业园发展。
二、发展新兴战略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
以加工配套基地定位,对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武汉“光谷”及其信息产业辐射,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把电子信息产业建成带动我区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发展速度达到50%,企业总数达到30家,培植年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重点发展IT及其配套产业、半导体技术、新型显示器及显示器件、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移动通信产品和新型元器件。在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3580亩,以奕东电子、金湛电子为基础,引进一批电子配套企业,建设中国(湖北)电子制造产业园。
——节能环保产业
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装备和产品。支持节能电机、节能变压器、水利启闭机等节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支持华博三六高效节能电机生产基地建设、华博阳光扩建、湖北阳光电气改造、华恩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宜生机电扩建等项目。支持苎麻生物脱胶技术应用、横沟苎麻循环经济示范园“一园四厂”建设、苎麻脱胶中心、瑞宁木业资源再生综合利用等项目,重点支持年产2000万m2超薄瓷板生产线、皇明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项目。
——生物制药产业
建设独具湖北特色的医药产业。以麻塘风湿病医院为研试基地,研发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的药酒、胶囊。重点扶持荣恩堂药业扩建,大力开发治疗风湿病药物及养生健身系列产品。支持湖北菁春生物技术公司研制、生产鱼胶原蛋白低聚肽、鱼混合低聚肽等系列保健品,扶持祥鹄生物工程公司发展航天牌钙维康系列等现代生物保健品。支持三晶药业开发避孕类药物。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家,中国(湖北)食品医药产业园建设初具规模。
——新能源产业
大力引进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电等新能源开发应用项目,依托核电项目建设,发展配套核电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技术服务项目,引进光伏产业相关项目。支持垃圾焚烧发电和大型养殖场沼气利用项目建设,发展农村户用沼气。
——矿产加工业
重点开发石煤、石灰石、白云石、高岭土、石英砂、金属镁等矿产资源,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化工原料,支持桂花金属镁、双溪担山石灰石、大幕石煤和高岭土开发。新上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大力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支持建设一批上档次、上规模、工艺技术先进的新型建材项目。支持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为原料的烧结墙体材料,继续推广煤矸石、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弃物生产空心砖技术。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家。
三、拓展工业发展园区
——加快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建设。“十二五”期间,近期控规15平方公里开发建设成型,完成13平方公里土地平整,建成骨干道路,完善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等市政设施。加快“五园”( 机电、森工、电子、食品医药、钢化玻璃器皿产业园)形成规模。“十二五”期末,开发区企业达到220家,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达到20个。实现工业产值230亿元,税收5亿元。提高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创省级品牌8个、中国名牌2个,建立国家级电机检测中心1个。力争将开发区建成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
——支持乡镇工业小区发展。加快高铁、城铁沿线乡镇办(横沟桥、贺胜桥、官埠桥、双溪桥、汀泗桥、马桥、肖桥、广东畈、周家垴等)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乡镇工业小区资源整合重组,通过“园外园”、“区外园”等形式合作共建,承接机械制造、机电配件、电石化工、新型建筑材料、食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配套产业。到2015年,力争沿线工业小区面积分别达到1000亩以上,入园企业分别达到15-20家。
第四章 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支撑和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着力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十二五”期间,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四个重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农业增加值年均可比增长4.5%左右。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效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家,创建全省畜禽养殖大县(区)、油菜生产大县(区)、水产养殖大县(区)。
一、推进示范区建设
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以高新农业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咸宁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突出生态特色,整体规划开发,发展观光农业、设施工厂化农业、精细加工农业、特色农业,形成产业化规模。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生产流通体系。到2015年,示范区实现GDP达到20亿元,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重点支持万头奶牛基地建设、高产农田建设和低丘岗地改造等项目。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业基地建设
建设6大生产基地。以向阳湖、马桥、大幕、高桥、双溪桥、横沟桥等乡镇为主,形成10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以贺胜桥、汀泗桥、横沟桥、向阳湖、官埠桥、双溪桥等镇为主,形成4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以贺胜桥、汀泗桥、横沟桥、向阳湖、官埠桥、双溪桥、高桥等镇为主,形成40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以双溪桥、向阳湖、马桥、高桥等镇为主,形成5万亩优质苎麻生产基地;以贺胜桥、横沟桥、官埠桥、浮山、汀泗桥等镇(办)的现有良种茶园为主,形成2万亩鄂南早春茶生产基地;以向阳湖、汀泗桥、高桥、桂花等镇为主,形成1万亩香菇出口基地。
发展4大畜禽养殖。以发展生猪、肉鸡、奶牛、獭兔养殖为主,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争创省级畜禽大县(区)。“十二五”期末,达到年生猪出栏160万头、禽类饲养量5600万羽、存栏奶牛1万头、商品獭兔50万只规模。重点推进神童牧业生猪养殖基地,温氏集团双溪桥、汀泗桥生猪养殖基地,华农大幕生猪养殖基地标准化建设。以温氏集团为龙头,带动周边乡镇发展肉鸡养殖大户1500户;以向阳湖牛奶公司为龙头,新建4个奶牛养殖小区,形成万头奶牛养殖规模。在山区乡镇重点支持发展菜牛养殖。
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实施“三改一建”工程,完善渔业设施,建成15万亩水产健康养殖基地,发展有机螃蟹、甲鱼、黄鳝、小龙虾、泥鳅、翘嘴红鲌等特色品种,创建省级水产大县(区)。重点支持有机水产养殖、优质特色种苗培育、水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
发展6大林业基地。“十二五”期间,扩建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基地10万亩,建成水果基地5万亩,新建桂花基地3万亩,建设有机茶园1万亩、油茶基地10万亩,稳定花卉苗木面积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及后续产业建设,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低产林改造等项目。加强林业科技推广示范、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古树名木保护。到2015年新增森林面积10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1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8%以上。支持建设花卉苗木和竹木交易大市场。
——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抓住全省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建设机遇,依托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重点发展水产、獭兔、桂花、茶叶等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培育若干有带动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创立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5: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研发桂花系列食品、保健品、日用品、桂花精油和桂花浸膏,扶持开发系列桂花酒、桂花饮料、超临界提取桂花精油项目。发展液态奶、桂花奶茶、奶酪、脱脂乳品,支持向阳湖乳业公司改扩建液态奶和桂花奶茶生产线,新上脱脂乳品生产线、奶酪生产线、全自动液态奶无菌生产线,形成年产鲜奶4.5万吨、奶粉3000吨、液态奶3万吨规模。扶持贺胜土鸡汤开发纸包装项目。发展畜、禽、鱼、虾等冷肉与熟食加工,支持神童牧业、温氏集团发展低温肉制品、干燥肉制品。开发山野菜加工,扶持发展高桥“青山绿水”牌山珍菜;深度开发竹笋、蕨菜、红薯、鱼腥草。发展“川玉”有机茶、“罗针茶”、“圣龙春”野茶、“剑春茶”加工,扶持“生甡川”砖茶技术改造项目。大力支持发展茶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重点开发果汁饮料、金银花功能型饮料。
扶持獭兔加工,形成“獭兔养殖—兔肉加工—裘皮服装—提取有效生物制品”产业链。推动5万吨水产品加工、肉鸡屠宰分割加工项目建设,迁建生猪屠宰加工中心。
整合现有粮油加工企业,组建粮油加工企业集团。采用先进成熟的加工、包装和保鲜技术,推进粮油、蔬菜精深加工,促进“双低”油菜籽、茶籽和蔬菜加工转化,支持鑫富达、安泰优质大米加工扩大规模,扶持久隆油茶、兴农合作社蔬菜加工和绿源合作社年产1万吨饲料项目。
三、推进休闲农业发展
全面规划,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与农家乐休闲结合起来,利用农业生产场地、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发展风景游览、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业旅游、农村休闲项目。发挥智敏有机农业示范作用,大力推进有机种、养业发展,积极探索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实施金桂湖、鸣水泉、嫦娥湖、泉水湖库区和花纹山、白云山、大幕山森林旅游开发和保护项目,配套建设休闲度假农庄和游乐设施。重点推进向阳湖国际农业展示区、水生观赏植物种植区、水产养殖科技示范区、现代农业高科技孵化区、生态保育区建设。支持大幕山原生态旅游区、天人果业观光农业、大幕金银花生态园、高桥香峰园等项目建设。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
继续加大对农机购置、使用和农机生产企业在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着力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到2015年,可机耕地主要农作物耕整、播栽、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0%、30%和90%,种植业机械化综合程度达到65%以上。扶持发展1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支持金鹿拖拉机厂扩建,新建中南农机大市场,改造机耕路网。
五、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推广并深化“三电合一”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推进“金农”工程,构建和完善“12316”惠农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积极运用现代技术开展市场预测和销售,实现重点龙头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农民经纪人和部分种养大户网上销售。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城镇农贸市场。积极推行“农改超”,发展社区便民店。着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科研院所共建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广泛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加强乡镇农技队伍建设,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逐步建立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农技推广体系,着力推广应用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农业新品种。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监管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认证,培育3-5个绿色食品品牌。到2015年,认证农产品产量占上市农产品总流通量的80%以上。大力开展放心农资下乡活动。
第五章 促进服务业规模化
发展服务业,拓展生产生活服务领域,为制造业技术升级和降低成本提供支撑,是我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十二五”期间,着力发挥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应,促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的快速融合。“十二五”期末,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4%,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物流业社会化率达到90%。
一、发展大物流
利用高铁、城铁的带动效应,以咸宁滨湖现代商贸物流区建设为重点,以发展区域商圈为拱卫,以建设标准化、综合性、专业型市场为依托,培育大中型商贸物流企业,构建鄂南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力争培育大中型商贸企业20家(外资企业5家),其中,年销售额过10亿元企业2家,5-10亿元企业5家,1-5亿元企业10家。“十二五”期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左右,到2015年超过100亿元。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发展交通物流、工业物流。协调邮政业整合到地方协作体系,发展代理金融、速递物流和农资分销业务。
——建设咸宁滨湖现代商贸物流区
以建设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鄂南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与咸安滨湖新城建设协调推进。建设一个大型物流园,引进和培育2个以上跨省经营的大型物流企业。建设和完善亿丰农商贸批发大市场、鄂南五金机电大市场、鄂南家电城、昊天建材城、腾飞家具城、华中塑化城、北源农资商贸城、楚天三元城、君安城、日用品仓储配送中心、医药配送中心、鄂南会展中心、鄂南商务信息中心。
——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发展
培育八大区域商圈,建成温泉中商购物广场、大富源数码广场、淦河休闲购物广场、青龙路商贸广场、银泉路购物广场、华中职教城购物广场、双泉购物广场、天丽商贸购物广场。不断壮大商贸企业规模,支持中百、武商、银泰、湖北新合作等大型商贸企业在咸安形成仓储基地和大型卖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经营企业,创新商贸营销模式,发展新的业态。发展南大街服装、渔水路文化娱乐、文笔路家电建材、桂花路餐饮、青龙路购物休闲、车站路商务信息、淦河两岸民俗民风休闲等特色街。建设废品回收、花卉苗木、水产品、二手车等交易市场。
——大力提升餐饮住宿业水平
鼓励餐饮业不断拓展经营领域,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规划建设大畈、永安老城区、桂乡大道和咸安滨湖新城星级酒店,建设城区清真“三食”网点。规范发展横沟桥、刘家桥、嫦娥湖等地特色农庄群。
二、建设大平台
加快三次产业融合步伐,实现服务业和一、二产业间的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创建区级公共技术服务大平台,重点支持麻纺、机电、森工、电子信息、医药行业综合技术服务平台和农业种、养、加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物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建设各类研发中心、检测检验中心、新技术新工艺推广中心和培训中心,力争建成2-3个国家级研发中心。
三、创优大环境
把发展服务业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各类服务业协调发展、繁荣发展、规模发展,服务业就业和增加值比重显著提高。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和完善财务与资产评估、科技、法律、公证项目咨询和工程监理等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创造宽松环境,积极吸引城市圈中介机构在区内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业市场。
——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参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构筑完善的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咸安发展,成立1-2家村镇银行,咸安信用联社完成农村合作银行改制。进一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运作。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规范发展信托、保险、租赁、基金、担保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加大处置非法集资、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力度。大力发展保险业,国家推行险种全面铺开,初步形成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构成的养老保障体系。
——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重点加强永安、温泉、浮山三个办事处社区和乡镇集镇社区的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深化社区居民自治。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积极推动社区物业管理、家政、养老、商贸、文化等服务行业发展,逐步建立健全社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规范发展房地产市场
规范、完善房地产开发和服务体系,提高一级市场调控水平。大力发展以普通住房、大产权房、小产权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供给体系,进一步激活二、三级市场,实现住房买卖、交换、抵押、评估一条龙服务。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房地产综合信息发展制度。
四、构建大旅游
“十二五”期间,把旅游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建成全省旅游强区、华中旅游名城和武汉城市圈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到 2015 年,实现接待游客7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5亿元。
——建设咸宁鄂南大竹海生态风景区
整体推进“一洞两山两湖”(飞仙洞、禅台山、花纹山、嫦娥湖、羿公湖)和鸣水泉风景区建设,以“一心”(飞仙文化核心区)、“一带”(嫦娥文化风情带)、“四区”(花纹山生态旅游区、嫦娥湖休闲度假区、羿公湖运动娱乐区、禅台山乡游区)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桂花嫦娥文化与竹海、岛屿、湖泊的有机融合,打造国家级生态风景区。
——延伸温泉旅游产业链
以温泉疗养、休闲为主线,深度开发保健、医疗、康复等方面的产品,形成特色“温泉”产业。开发土特产和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档次。进一步完善温泉谷、碧桂园、通圣太乙、叠水湾、温泉山庄、三江航天度假区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永安城区酒店、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打造“中国温泉之都”。
——发展乡村桂竹游
着力建设淦河生态景观带,加快汀泗桥、向阳湖文化名镇建设。重点推进汀泗桥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开发,加快街区修复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扶持刘家桥村、花纹村等旅游名村和湖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推出刘家桥、古桂园、大屋雷中秋(祭月)等民俗旅游项目,塑造“五彩咸安”。规范旅游农庄服务,提升刘家桥皇族文化村休闲农庄、应祥生态农庄、吉祥农庄、凯莱生态农庄和国道沿线休闲农庄群的服务档次和水平。积极创建“旅游名镇”、“旅游名村”。
——建设旅游新景点
高起点规划、建设咸安滨湖新城、咸宁梓山湖生态新城旅游景点,加快推进双龙山、十六潭、青龙山公园和大泉口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力争大幕山旅游风景区与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同步建设。发展湿地观光、滨水体验等旅游项目。加强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潜山古寺保护。
——大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永安—向阳湖—汀泗桥、汀泗桥—嫦娥湖—飞仙洞—星星竹海、金桂湖—桃花尖—四门楼—温泉、汀泗桥—鄂南大竹海—桥乡新村—旅游新城、咸宁北—131—龙泉寺—高桥古桥—观音洞、温泉—太乙洞—星星竹海—崇阳金沙等旅游公路。建设一个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公共信息标识系统、旅游解说系统和旅游网络,建立旅游环境灾害预警与救助服务系统。
——创新旅游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改进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鼓励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旅游业,建立大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格局。引进旅游高端人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
第六章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客观要求。“十二五”期间,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为动力,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区域协调、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得到破解,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共享体系初步建成,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
以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和社会管理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市、区工业配套企业向乡镇工业小区延伸,带动乡镇发展。完善农副产品贸易、工业品下乡市场服务体系。整体规划、协调推进城乡重大能源利用工程,实施城乡电网、通讯网扩容扩建。完善通村公路网、分步建设通组公路网,统一组织乡镇交通站场建设。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马桥、汀泗桥、双溪桥、桂花、高桥等镇建设供水工程。继续实施农村“五改五通”工程,建设“宜居村庄”。推进城镇 “五城同创”,统一开展城乡节能减排行动,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利用工程,实现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同步。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金融、邮政、广播电视、市场网络、公共服务、行政管理一体化。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保障安置、依法拆迁、统筹兼顾、配套建设”的原则,积极稳妥实施城中村和旧城改造。重点推进双龙山公园、银泰百货、二电机、金桂路、车站路、八斗角、东门、桂花城周边等20个片区改造工程。
做好乡镇总规和控规,实施“弓形”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城铁沿线城镇为“弓柄”,依托“一站”,发展“一城”,建设武汉卫星镇;以东南部和西北部6个中心镇为“弓背”,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导,构建六个区域特色中心小城镇。重点发展贺胜桥、横沟桥、汀泗桥、双溪桥和桂花五个市级中心镇。
——建设咸安滨湖新城
进一步完善武广高铁咸宁北站基础设施,加快咸安滨湖新城和咸宁滨湖现代商贸物流区市政设施建设,带动永安老城区改造。重点推进新城行政中心、物流服务中心、高端商务休闲区、滨水居住风貌区、民风民俗游览区和特色文化体验区建设。
——建设武汉卫星镇
贺胜桥武汉卫星镇。以武咸城际铁路站场建设为契机,发挥贺胜桥镇区位、生态优势,聚合产业发展,促进人口聚集,打造武汉主城区周边的卫星镇。率先在武汉城市圈实施城铁沿线“一站一城”试点,推进贺胜桥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物流,建设科技及教育基地;规划滨湖生态宜居区,加快完善城铁贺胜桥东站和配套基础设施,承接大武汉人口转移。打造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宜居新镇。规划2015年人口5万人,2020年人口10万人,2030年人口20万人。
建设横沟桥镇级市。发挥城铁站点地区优势,利用“一站”,发展“一城”。建设城铁横沟桥东站及配套工程、镇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客运转运中心等市政基础设施,逐步形成与市区连成一体、共同发展格局。加速横沟机电产业园建设,发展机电制造、粮油精深加工业,建成武汉机电产业转移和配套的重要承接基地。打造鄂南区域交通枢纽镇、商贸物流中转镇和加工业大镇。规划2015年人口达到5万人,镇域面积10平方公里。
——加快六个区域特色中心镇建设
双溪桥苎麻纺织镇。以发展苎麻产业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继续推进双溪桥镇国家级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双溪麻纺工业园,加快镇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自来水厂、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产业特色鲜明、社会保障体系健全、镇区功能较为完善、环境优良、社会和谐的新型小城镇。
汀泗桥历史文化镇。依托自然资源和北伐汀泗桥战役品牌,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突出鄂南特色,配套建设供水、客运转运、餐饮住宿等市政基础设施,提升镇区功能和服务档次。挖掘历史文化,统一主风格、主色调,保护性改造镇区、修复古街、发展老街商贸。疏浚整治河道,建设汀泗河两岸休闲景观带。建成展示鄂南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桂花低碳示范镇。以华彬·咸宁金桂湖低碳示范区、刘家桥古民居旅游开发和桥乡新村建设为契机,带动发展桂花栽植、桂花苗木、桂花园艺、桂花观光、桂花系列食品加工。保护古桂树、桂花园,突出桂花嫦娥文化,与金桂湖、鸣水泉旅游开发有机融合,唱响“中国桂花之乡”品牌,建成低碳示范镇。
向阳湖文化镇。依托文旅部“五七”干校品牌和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发掘向阳湖文化,保护和修复“五七”干校旧址,建设向阳湖文化公园。大力发展水生观赏植物种植、特色水产养殖和奶牛养殖。发展水产品交易、鱼产品加工、鱼类特色餐饮,形成水乡特色,建成文化名镇。
大幕生态农业乡。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发展林产业、特色种植业和林特加工业,推进万亩金银花生态园和省级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建设。整体规划开发白云山、桃花尖、天然溶洞等自然景区,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主,建设生态观光农业乡。
高桥特产贸易镇。发挥高桥口子镇和山货特产加工优势,规模发展山野菜、瓜果等种植业,形成“一村一品”农业经济格局。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地方特色的山货、干菜、粮油等特产加工贸易发展,建立和完善市场服务网络,提高产业化水平。配套建设贸易市场和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整合高桥、大幕两乡镇旅游资源,融入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以旅游业带动农产品贸易,建成特产贸易镇。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
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新途径,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惠农、支农、强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建设“中心村”
逐步撤并分散的自然村,改造空心村和“城中村”,建设中心村,实现人口、产业、资源要素聚集和基础设施共享,形成社区化管理和服务新格局。“十二五”期间,每年建设4-5个农村新社区或中心村。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落实惠农各项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鼓励农民以合法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增加非农产业收入。继续实施“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开发扶贫,改善贫困村生产条件。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扶持贫困村发展茶叶、蔬菜、水果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对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地方,逐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新家园。
——改善农村面貌
加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城乡衔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继续建设农村公路,逐步实现通村公路可循环。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动连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村能源节约利用基础工程,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兴建大中型沼气工程。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打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
加快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信贷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持续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总量,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发展农村文化
实现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和体育运动场所。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体育队伍,鼓励农民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专业户、中心户、示范户。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活动。
第七章 融入武汉城市圈
咸安作为武汉周边的重要城市之一,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是现实的战略选择。要抓住城市圈建设快速推进的机遇,以产业配套和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线,充分发挥区位、生态等优势,主动依托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补位发展、错位发展,加快实现与圈内城市规划同步、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技同兴、环保同治。
一、加速“五个一体化”
——以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为主线,建设工业协作配套、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努力推动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和国道沿线工业小区建成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山经济开发区的“园外园”,建设城市圈产业转移承接园、产业配套园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园”。配合建设城市圈(咸宁)职教城,为城市圈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支撑。与武汉企业和有关科研院所合作创立科技研发平台、高新技术创业平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平台,鼓励汉资或合资企业在咸安建立研发中心。重点推进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机电与装备制造、石化、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对接。发展有机水果、花卉苗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为武汉市场提供优质农副产品。
——以基础设施一体化为纽带,加快实现与武汉和圈内城市同城步伐
以高速化、网络化为目标,构建一体化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武咸城际铁路、武咸快速通道、咸(宁)黄(石)高速和以咸嘉线、咸通线为主的市域环形公路干线和咸宁嘉鱼长江大桥连接线建设,构建市区连接大武汉和城市圈大外环交通网,构建连接京珠高速、杭瑞高速的快速对外交通网。积极参与武汉新港咸嘉新城建设和“一江两河”开放开发,整治淦河航道,发展水运,实现通江达海;力争建设斧头湖港区和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至长江潘家湾港口货运铁路专线。争取发展航空运输服务。努力形成内通城市圈、外达全国通畅便捷的立体交通网。加快信息通信与城市圈同步发展。
——以区域市场一体化为载体,强化咸安在鄂南区域的中心地位
加速金融一体化市场建设,支持武汉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创业投资等机构来我区设立分支。建设区域性商贸市场次中心,形成以武商、中百、中商、富迪为主,其他连锁商业网点为辅,覆盖周边县市和广大城乡的市场供应网络;大力发展网络市场、电子商务和健全的物流体系,实现市场的“无缝连接”,形成主要商品市场信息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积极推进技术市场、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强市场统一管理,在市场准入、依法维权、企业信用、执法监管以及信息共享等各方面加速实现与城市圈一体化。加快推进咸安滨湖新城和咸宁滨湖现代商贸物流区建设,着力构建鄂南区域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中心。
——以城乡建设一体化为依托,加强与大武汉的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推动贺胜桥镇“一站一城”新型城镇化试点和梓山湖生态新城建设,完善市政设施,为承接武汉人口和产业转移创造条件。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改革,加快公交车、出租车、路桥、天然气、自来水、有线电视等收费卡一卡通用、一卡多用进程。推进户籍管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体系改革,加速一体化融入进程。
——以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为亮点,加快建设武汉“大花园”
建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联动机制,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保、土地、安全、能耗、水耗、技术、规模等准入政策,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梁子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搞好高桥河流域治理,建设幕阜山水源涵养林,积极实施高桥河流域村湾生态环境连片治理项目,支持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实施斧头湖湿地保护,维护斧头湖、西凉湖、泉水湖水生态平衡,建设江湖相通的水生态体系。
二、积极推进改革创新
——协调推进改革发展
推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以及湖泊保护和恢复治理、城市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费征管、城乡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试点。推进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农村宅基地管理、农民抵押担保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性“三农”保险扩面和集体经济社区股份合作社等改革。推动废弃电池回收网络、生态示范园区、现代农业发展、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开发区“园外园”、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农村生态文明、农村信息化、农村金融机构建设。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探索融资担保机构和创业投资平台建设的新路;推进环境保护领域体制创新,探索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完善环保监督管理体制;推进资源节约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和资源价格制度改革;推进区域内园区互动发展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产业共创、利益共享机制;推进城市发展用地机制创新,迁村腾地,探索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探索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部分区直事业单位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推进乡镇体制机制创新,开展“扩权强镇”试点,探索统筹城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第八章 构建两型社会
突出咸安生态特色,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发展低碳经济
出台相关支持配套政策,全面推进华彬·咸宁金桂湖低碳示范区建设。大力促进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内产业循环式组合,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逐步实现不同产业、企业间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支持森工科技产业园综合发展循环经济试点项目。
实施一批低碳发展示范项目,支持建设马桥桂花产业走廊、横沟桥苎麻“一园四厂”和花卉苗木基地、高桥有机水果长廊、双溪桥特色蔬菜基地、汀泗桥有机茶基地、向阳湖沼气发电、温泉地热利用、有机水产养殖、油茶和金银花产业化、节水农业示范、速生丰产林、LED超薄导光板研发及产业化、新型环保材料餐具、莲子壳循环利用、普通碳素结构钢铸钢微孔发泡工艺技术应用、碳钢和合金钢锻件连铸连锻工艺技术应用、高炉水渣蒸汽处理及回用设备、余热发电、生物降解材料、苎麻微生物脱胶及废水循环利用、湿纺节水改造、喷涂在浸渍纸中的应用、10万m3人造板及热能中心、6万辆轻量化钢管全承载电动力超微型车等项目。
大力倡导低碳生活。大力发展电动公交,鼓励自行车交通。积极发展以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建筑,引导机关、学校、宾馆等公共建筑使用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太阳能热水工程中的应用。大力推行“低碳家庭”计划,鼓励太阳能光热、光电、生物质能、沼气能等在家庭中的使用。鼓励和推广使用节能灯具、节水设施和垃圾处理环保设施。
二、强化节能减排
坚持“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方向,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产业化。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巩固“九小”企业关停成效,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对重点用能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的监测监控。继续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完成天宏化工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和马桥纺织、桂泉纺织地热利用项目。实施新型燃气加热箱、电动车大功率永磁无刷电机及控制系统、高效节能无刷电机、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等项目。进一步加大各级机关(单位)节能效果与财政经费挂钩力度,继续推进机关(单位)节约用能。大力推行建筑节能,新建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加强建筑可再生能源管理与使用,强制采用EPS保温板、中空微珠、中空玻璃、加气混凝土、砌土填空墙、屋面保温、节能门窗、供热采暖系统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实行节能考评“一票否决制”、“目标问责制”、“绩效奖惩制”。“十二五”期末,万元GDP能耗实现市下达的控制目标。
以削减工业污染总量为着力点,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到功能区要求,重要水体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及声环境的主要监测指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重点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危险废弃物全部得到妥善处理处置。SO2、COD排放量达到控制目标数,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80%。继续推进“二城”(咸安滨湖新城、咸宁梓山湖生态新城)、“两湖”(斧头湖、西凉湖)、“三河”( 淦河、高桥河、汀泗河)、“四库”(南川、双石、鸣水泉、四门楼水库)综合治理,争取新建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咸安滨湖新城和咸宁梓山湖生态新城污水处理厂,力争建设汀泗桥、双溪桥、贺胜桥、横沟桥、高桥、大幕等6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流域环境综合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完善永安污水处理厂、苎麻脱胶中心废水处理配套建设。进一步配套完善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机制。推行垃圾分类回收。
三、加强生态保护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生态林、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湿地、滩涂和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恢复和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加强大幕山红豆杉自然保护区保护和星星竹海森林公园、小岭桂花森林公园和潜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大力推进封山育林。注重在开发中保护自然山体和水体。加强水生态修复和保护。力争在武汉城市圈中率先进入国家级生态县(市、区)行列。
四、应对气候变化
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原则,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增加森林固碳能力。加强农业、水利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推行节水灌溉、调整种植制度、选育抗逆品种。加强宣传,增强全区人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建立企业、公众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合理利用土地
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推进产业进一步向园区集中,强化土地的投资强度。严格控制大面积绿地、低密度建筑,保障中心城区发展、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发展农村集中型住宅,探索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城市节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加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地后备资源,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十二五”末,耕地保有量3.5万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耕地700公顷。
第九章 加强基础支撑
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交通、能源、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一、构筑大交通
“十二五”期间,着力“完善公路、建设铁路、挤进水路、筹划航空”,形成衔接紧密、布局合理、辐射周边、畅达全国、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
高速公路。大力构筑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完成咸通
高速咸安段、武汉城市圈大外环咸(宁)黄(石)高速、咸宁嘉鱼长江大桥高速公路连接线、武咸快速通道建设,力争启动汀泗桥至桂花高速公路建设。
等级公路。重点建设咸安—潘家湾疏港公路、汀泗桥—桂花一级旅游公路、甘棠—贺胜沿湖一级公路、横沟桥--通山黄沙公路。建设彭城古街公路、毛坪—新白沙桥公路以及龙潭—双石水库、龙潭—窑咀沿河、飞仙洞—星星竹海、汀泗桥—嫦娥湖—星星竹海、古田—崇阳金沙旅游公路等。改造升等国省道200公里、主要县乡道路和县际出口道路283公里。
城区道路。重点实施107国道绕城公路改建工程,建设西外环、南外环、三元路、城北大道、桂乡大道(张双连接线)—梓山湖新城一级公路。
农村公路。升等改造通村骨架路465公里,新增通湾组公路800公里。
站场建设。新建一级客运站1个、一级货运物流中心1个。新建横沟桥换乘中心、汀泗桥三级客运站和桂花、双溪桥、大幕三个五级客运站。
——铁路
协调完成武咸城际铁路建设,建成贺胜桥东、横沟桥东、咸宁北、咸宁南站场。配套完善武广高速铁路咸宁北站设施。力争建设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长江潘家湾港区铁路货运专线。
——水运
积极配合推进武汉新港咸嘉新城、斧头湖港区建设。疏浚淦河航道,力争建设温泉、永安港区及沿河码头。
——航空
发展通用航空,筹划建设通用航空咸宁机场,开展各类直升机服务业务。
二、完善水体系
“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区、乡(镇)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率明显降低,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补水机制,淦河、斧头湖、西凉湖水质明显改善,大中小型水库水质全面达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利投入稳定机制,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重点实施淦河、高桥河和汀泗河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三、利用新能源
——建设重大能源利用基础工程
配合实施国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武咸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完成我区境内电力、天然气利用基础工程建设。
——发展电力
推动小水电改造升级,论证建设白岩泉水库发电、沼气发电、斧头湖风力发电、石煤综合开发利用等项目,力争建设丰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完善电网结构
满足咸安滨湖新城、咸宁梓山湖生态新城、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和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电力需求。“十二五”期间,新建220千伏蒋家洞变、110千伏双溪变、渔水路变、35千伏麻塘变、余花变,扩建220千伏宝塔变、35千伏贺胜变、甘棠变、张公变、大幕变,形成以220千伏为核心、110千伏为主网架、35千伏至乡镇、10千伏到村组、220\380伏到户的供电格局。
四、推进信息化
以建设“数字咸安”为目标,加快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推进“三网融合”。建设融数据、图像、声音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性接入网。推进农村网络建设。以3G系统建设为重点,建设无线数字共享平台。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信息传输与处理平台,将110、119、120、122、环保监测、森林防火监测、防汛抗旱、防空防灾、地震预警、安全生产、公共事业等各专业系统联网,实现公共安全应急视频会议会商、图像监控、数据网络互联、电话调度等功能。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计算机进行生产管理、控制和辅助设计。建设数字医疗,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建设电子政务,提高政府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金财、金保、金农、金质、金水等“金字”工程建设。加强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五、防控大灾害
——防汛抗旱
加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中心城区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增强。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预报水平。着力推进区、乡(镇)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健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体系。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事安全的水源储备制度。筹建白岩泉水库,扩建鸣水泉水库。
——防控病虫害
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率。加快建设森林病虫害预警控灾、林业检疫御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和完善动植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网络体系。
——森林防火
重点加强森林防火道、隔离带建设,加强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和防火宣传,建立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系统。
——地震预警
完善南川地震监测台网基础设施,实施重大工程和新建建筑物地震安全性评估及抗震设防,开展地震安居示范工程建设。加强震灾预防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地质灾害预警
建设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及时预防、避让和治理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安全生产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地方规范性文件体系、监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基本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十二五”期间,基本杜绝重特大事故,力争一般事故逐年下降。
第十章 更加注重协调发展
发展社会事业,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十二五”期间,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实现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
一、优先发展教育
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发展学前教育。继续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城镇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农村普及学前2-3年教育,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十二五”期间,城区创办5-8所骨干示范幼儿园,每个乡镇创办一所中心幼儿园。
——巩固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加强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适龄儿童、少年全年入校学习并完成初中学业,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8%以上。
——优化普通高中教育。完成咸高二期扩建,创建省级示范高中,新建区高中复读中心。支持青龙山高中、横沟高中、红旗路中学发展,满足高中教育需求。
——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定中职在校生规模2500人左右,力争服装加工与设计、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建成省级和国家级重点专业。逐步建立以区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三级实用型、开放型的群众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体系。采取鼓励措施,发展终身教育事业,建设学习型社会。
——重视特殊教育。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完成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工程。
——调整学校布局。按照初中向集镇集中、小学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的原则,每个乡镇建好1所初中、1-3所完小。迁建浮山中小学,新建碧桂园中学,改扩建泉塘小学、郭林路小学,力争城区学校及乡镇中心学校建成标准化学校,城乡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分别控制在2%和3%以内。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实施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大力推进多媒体“班班通”工程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到2015年,全区中小学初步实现教育装备标准化、教育管理信息化。新建区教育信息化大楼。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巩固“校区合作”成果,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力争在桂花、汀泗桥、高桥、官埠桥、贺胜桥、横沟桥、向阳湖、双溪桥等乡镇新建教师周转房1200套。
二、建设创新型咸安
以建设创新型咸安为目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强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十二五”期间,力争全社会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科技综合竞争力位于全省前列,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
“十二五”期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培育8个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科技型企业、5个高新技术企业。
——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新型大功率高效节能电机、大尺寸LED节能型高亮背光源生产工艺、轧钢机测压头修复技术、高电压的端部电场分析软件、油电混合助力车、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离心成型异形玻璃器皿、新型液压系统优化设计及制造技术、无甲醛多层实木地板生产新技术、磁诱导技术控制的无轨移动货架、屈螺酮合成工艺、痹痛丸新药、超薄瓷板、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重点实验室2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4个;建立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技术交易(转移)机构2个。设立科技奖励基金,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专利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企业专利技术实施率达到70%;一半规模以上企业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
——健全完善农业技术网络
切实完善区、乡(镇)、村、组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全面整合农村市场信息平台、农技110、“12316”惠农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新型农技服务网络。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继续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健全以业绩、品德、知识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政府适当扶持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十二五”期间,力争培养、吸收、引进各类人才1万名,创新创业人才1000名,培养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1000名。
四、繁荣文体事业
——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到2015年,所有乡镇办综合文化站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社区文化活动室、街道文体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所有社区和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加快建成区、乡(镇)、村级次相连、环环相通的宽带、双向、多功能、多用途的有线电视综合信息传输网。全面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村村通”工程,行政村、自然村覆盖率达到100%。加快网络数字化改造和建设,实现业务双向交互式传输。以一个网络中心、八个中心站为基础,建设区、乡(镇)两级现代化电影院线。重点建设咸安大剧院、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展示馆,新建一座体育中心,支持建设一座区级综合性档案馆。
——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着力发展文化创意、广告、演艺娱乐、新闻印刷、网络服务等文化产业。构建和完善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继续开展文化“三送”(送电影、送戏、送书)活动。
——扶持本土文学艺术创作。挖掘整理、推广民间音乐、舞蹈、美术、曲艺、工艺等民俗文化,建立重大和特色文化创作奖励机制,探索和构建地方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有效平台,创建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继续做好“人文咸安”系列丛书编纂和出版工作。组织申报“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国家级保护单位、“桂花嫦娥文化”系列项目省级重点保护工程。保护性开发利用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汀泗桥历史文化名镇和刘家桥古民居。加强文化体育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
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健身惠民工程,全面组织实施“健康咸安”全民行动计划。
五、坚持质量兴区
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提升产业,提供质量技术服务,加强协调指导。主要工业产品国家级和省级产品质量抽查平均合格率达到90%以上。推进和引导企业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其他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全面推行生产标准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建立比较完善的企业质量诚信机制。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监理制,引导企业开展质量创优活动。实施服务质量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全面提升服务级别和服务质量。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促进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六、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6‰以内,出生婴儿性别比稳定在110以下。
加强区、乡(镇)、村(社区)三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生工作长效机制,逐步推进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继续加强乡镇计生服务站建设。
大力改善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状况。以留守儿童较多的乡镇为重点,建设2-3所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力争新建一个综合性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儿童公园。
第十一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就业增收,加强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努力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促进充分就业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将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优先目标,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促进充分就业。“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
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建立和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带动就业机制。
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继续加大劳务派遣工作力度。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继续落实好小额贷款、就业服务等再就业优惠政策,对“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切实解决好“零就业家庭”的实际困难。
二、调节收入分配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理好初次分配、再分配的效率和公平关系。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为重点,健全调节机制,力争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
按照兼顾效益和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落实好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积极调整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积极推进相关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建立劳动报酬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发布为主的工资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全面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根据国家部署,积极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水平。
强化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清理和规范机关和单位工资外的各种津贴补贴、非货币性福利等。不断完善各项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强社会保障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十二五”期末,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面达到100%,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抓好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残疾人的参保工作,逐步解决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成“金保工程”二期建设。
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改革“低保”管理制度,促进有能力的低保人员在政府帮助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其他专项救助制度相衔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新建一所2000张床位的综合城市社会福利院,逐步维修改造乡镇福利院。建设一所覆盖全区优抚对象的优抚医院。到“十二五”期末,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不低于80%,农村福利院代养床位达到20%。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探索建立机构福利服务、公共福利服务和公益福利服务相结合的新型福利服务体系。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城乡社区各类居家养老、家政、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完善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建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加强残疾人就业培训指导,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继续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鼓励发展老年人照料服务,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发展。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四、建设保障住房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均衡布局、完善配套”的原则,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公租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保障性住房总规模达到居民住房总量的16%,人均住房面积16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得到保障。
加快建设廉租房,完善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制度,增加房源,扩大覆盖范围。发展公租房,在资金、土地、财税、信贷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公租房投资建设和营运。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强交易管理,完善监督机制。推进棚户区改造,实施车站路、西河桥南、省煤机棚户区改造和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整合专项资金,实施农村特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
五、强化卫生服务
坚持公共医疗的公益性质,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形成四位一体、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全区人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城市圈平均水平。
完善医疗卫生网络,形成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以中医院、特色专科医院为辅助,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纽带,以村(社区)卫生室(服务站)为基础,以社会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全覆盖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完成区人民医院迁建,新建中医院住院楼、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中心、浮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贺胜卫生院住院部,改建汀泗、桂花、高桥、向阳湖卫生院门诊楼,新建区卫生监督中心、卫生培训中心,全面规划建设120个村卫生室。
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省定标准范围内。完成汀泗河血防综合治理工程。
全面实行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妇女病普查率达到85%、治疗率100%,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比“十一五”期间平均水平分别下降25%和20%。
不断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
强化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区、乡(镇)、村三级药品安全监管体系覆盖率达到100%;建立基本药物生产品种监管档案和经营企业数据库,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滥用监测体系。
第十二章 建设和谐咸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咸安,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一、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发挥咸安在全市稳定中的支撑作用,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深化“平安咸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合各种社会治安防控力量,推进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常态化管理,完善“网格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打、防、控、管一体化社会治安长效机制。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暴力犯罪、团伙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和非法传销等经济犯罪,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切实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二、加强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依法治区,通过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法律监督、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等途径,建立健全法治监督体系,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法治化,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全区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做好“六五”普法工作,强化法治的全局性、基础性地位。以“法治县(区)”、“法治单位”创建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法治咸安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依法维护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破产中人民群众的权益和农民工工资,严厉查处企业违法排污等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
三、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推进社会管理中介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及时掌握深层次、动态性、预警性信息,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和反映途径。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预防、预警、调处、化解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提高援助经费保障,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受援面,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发挥工会、妇联在协调劳动关系、调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协调作用。“十二五”期间,统一规划建设和改造基层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业务用房,力争新建区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文化宫。畅通信访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重视市区宗教养生文化场所建设,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四、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
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依法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抓好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和交通战备等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双拥”工作,抓好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妥善安置退伍、转业军人和随军家属,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强化国防教育和宣传,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区人武部整体迁建,建设汀泗桥—横沟桥、马桥—“131”国防战备公路。
第十三章 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先行先试、重点突破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决心和更大勇气推进各领域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理顺关系、提高效能,加快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筹建政府入股的区级投资公司,构筑服务产业发展的投资支持平台;筹建政府入股的区级投资咨询公司,建立产业发展项目谋划平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创新政府服务方式,优化审批流程,建立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扩大和深化并联审批、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扩大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加强区“两型社会”建设机构建设,强化全区“两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协调、指导、督办力度。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强化政府效能考核。
二、积极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区、乡(镇)两级政府财政分配关系,逐步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财政分配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新农村建设、农业新技术推广和示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征收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强化政府统筹和调控能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全面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技术研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发展。推进金融主体建设,筹备成立城市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体系。创造条件设立汽车金融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入股地方金融企业。积极引进、设立法人金融机构,引导和支持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咸安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鼓励企业通过置换重组上市、股权融资、企业(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途径进行直接融资。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
三、全面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的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创新农牧渔良种管理新体制和发展模式。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开展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试点,在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和乡镇政务公开制度,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农村依法治理。
四、发展混合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为目标,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加快实施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积极推行多要素参股,强化资源、资本、技术参与分配的利益机制,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培育一批规模以上重点企业,不断扩大中小企业群体。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领域、简化审批程序,营造良好环境,培育市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和金融服务业等领域,通过独资、合资、入股等形式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产业化发展。加强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开展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鼓励民间资本组建信用担保机构,积极落实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支持。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推进企业经理人职业化、市场化。
五、提高对外开放的规模和水平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破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政策、思维和习惯,放开一切能放开的领域、行业,开放一切能开放的资源。创新招商思路,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促进体系。推进工业企业利用外资,努力扩大商贸业、农业、旅游业利用外资规模。继续争取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商业性贷款。“十二五”期间,全区招商引资额年均递增25%以上。
围绕“五区二城一带”建设,筹划、推出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引资建设鄂南大竹海、嫦娥湖休闲度假区、斧头湖湿地公园、环湖观光带、淦河航运、通江铁路货运专线、物流园区市场等项目;引进新型建筑材料开发和生产、重大技术装备开发、麻纺服装加工以及搪瓷、玻璃、陶瓷和不锈钢贴花以及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通信设备、软件等项目。
加强区域经济协作,推动苎麻纺织、机电制造、森工建材等产业与同行企业合作、协作,做大做强。
加快“走出去”步伐,大力促进区内企业外接工程和劳务出口,积极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力度,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争创国家和省级出口品牌。“十二五”期间,力争外贸出口额年均增长10%以上。到“十二五”期末,机电产品、麻纺织品、服装、卫生材料、玻璃器皿、体育用品和农产品七大类商品出口额达到7000万美元以上。
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机制
本规划经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即成为咸安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以及区政府职能部门权限内批准各类投资项目的重要依据,具有等同于地方性法规的法律地位。
一、完善组织协调机制
区政府成立实施规划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本规划精神,加强专项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并组织好各专项规划的实施。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要分解落实到各年度具体建设项目上,明确牵头责任单位,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实现。
二、完善量化考评机制
区目标考评办在年度考评中,要突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价,突出政府对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方面的评价,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年度及阶段性考评办法,引导政府各部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要纳入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耕地保有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约束性指标要确保实现。
三、完善项目实施机制
“十二五”期间,全区规划重大新建和续建设项目460个,总投资1100亿元。其中,交通、能源、城镇基础设施项目88个,生态环境项目43个,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项目56个,工业项目116个,现代服务业项目79个,社会事业项目78个。要围绕重点,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招商力度。要搭建融资平台,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要优先配置土地资源,确保重大项目用地和用电、用气、用水、用油需求。要加强服务,建立重大项目环境总量指标协商等相关制度,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四、完善评估监督机制
区政府要定期组织开展规划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提出评估改进意见,不断促进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以提高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有效性。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规划实施信息,让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的决策和监督,促进规划实施的规范化、制度化。
本规划一经批准,由咸安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如因不可抗御的因素致使本规划内容不适应时,区政府可以对规划相关内容进行调整,经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