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情况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区发改局负责编制《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下面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2020年6月,区政府印发了《咸安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并成立“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9月份区发改局召开了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组、民生社会事业组、农业服务业组、乡镇组、工业组、综合组等6个小组座谈会,收集100余条意见建议;同时以深入开展“六大”活动为契机,按照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发展定位,收集调研报告100余篇,整理意见建议200余条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当中,并于10月份完成了咸安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初稿;经多轮讨论修改后,形成““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并下发征集各单位意见,规划编制小组针对反馈意见,对文本进行了修改。12月7日,区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对咸安区“十四五”规划纲要进行了审议,提出具体修改意见。12月17日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十四五”规划纲要务虚会,与会人员对“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献言献策,规划编制小组针对会议精神再次对“十四五”规划纲要文本做出全面修改。12月29日将修改后的文本再次下发到各单位征集意见,并进行进一步修改,最终形成审议稿。2021年1月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五届五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咸安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二、编制思路
咸安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按照以下思路进行编制:一是做好中央、省市和咸安区发展定位要求三个方面的衔接。二是明确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三个方面的发展定位。三是充分发挥市区一体优势,加快融入武咸同城步伐,以“一城三带五区”(自然公园城市;沿江绿色发展示范带、幕阜山特色产业带、淦河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咸安经济开发区、绿色农业开发区、咸安商贸物流区、大健康产业先导区、向阳湖中国文创产业聚集区)为建设载体,着力构建“市区引领”“三带驱动”“全域推进”的区域发展布局。四是锚定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一产方面,依托全区特色资源禀赋,着力发展“竹、桂、麻、茶”4大特色产业,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二产方面,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区)为契机,加快麻纺、机电、森工、防腐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汽车零配件2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1个新兴产业;三产方面,充分挖掘大健康产业和城市经济(商贸物流、数字经济、房地产、金融业、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等2大产业内在潜力,丰富财源增长点。五是构建以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平安咸安为主体的五大支撑体系。六是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为根本服务宗旨。
三、主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分为三大板块,共计15章,6万字左右,120多页。
第一大板块包括第1、2章,第一大板块包括第1、2章,主要分析未来发展基础与环境,提出总体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从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三方面阐述了全区发展定位;从综合实力、改革开放、社会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区域治理效能六方面阐述了全区发展目标,并且展望了2035年远景目标。
第二大板块包括第3章至14章,主要阐述了“十四五”期间的重大发展举措。其中第三章明确了“市区引领”“三带驱动”“全域推进”的区域发展布局;第四章从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四方面阐述创新驱动发展;第五章阐述了突出桂花、楠竹、苎麻、茶叶等资源禀赋,打造桂花产业、楠竹产业、苎麻产业、茶叶产业等特色产业增长极;第六章阐述了加快麻纺、机电、森工、防腐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汽车零配件2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1个新兴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第7章阐述了发展大健康产业、大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形成现代服务业体系。第8章至第14章集中阐述了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塑造魅力咸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品质咸安;践行“两山”理论,构建生态咸安;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弘扬文化咸安;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幸福咸安;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铸造和谐咸安;推动改革开放新突破,创建活力咸安。
第三大板块包括第15章,主要是加强规划实施保障。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做实项目支撑,建立健全规划监测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