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听说汪大珍和她的“罗针茶”已经是5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就听说在咸安有位女强人,40余年来没有休息日,一心扑在茶叶种植、制作上。她所制的“罗针茶”曾多次获得业内好评。14日,记者走近汪大珍,采访了这位制茶能人吃苦耐劳的故事。
绿园丛中识金叶
夏日炎炎,汪大珍的制茶工作却没有因为天气而停摆。14日,记者来到咸安区双溪桥镇陈祠村汪大珍茶叶基地。58岁的汪大珍正头戴斗笠,腰系竹筐,忙着和茶农们一起采摘茶叶。
“你看园子里冒出的新芽一茬接一茬,得抓紧采摘,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汪大珍告诉记者,现在正是茶叶俏销的好时节,她家不仅自家有茶园,还要收茶、制茶,她的工作从早到晚都被自己安排的满满当当。
“在生产一线的工作都是非常辛苦的,我呀,就是个普通茶农!”汪大珍笑着说,一年365天,她都在茶园里忙碌。
汪大珍最忙的是春季,为制作高端精品茶,采茶期提前,也为了出更多的精品茶,每天,汪大珍不到6点就要起床,一直忙到天黑。
说到制茶,汪大珍坦言,自己也是“半路出家”。因自幼在茶乡长大,汪大珍谙熟“一两黄金一两茶”的典故。为了打拼一番事业,上世纪90年代初期,汪大珍和家人一起,在贺胜桥镇承包下70亩茶园。
听说汪大珍准备承包土地种茶,家中长辈们很是担心,好心好意劝阻说:“自古吃饭靠种粮,哪有种茶发财的?”亲戚朋友们也怀疑她的做法。汪大珍不气馁不动摇,列举了大量种茶致富的例子说服家人,同时,家里的各种杂事她也拾掇得井井有条。
汪大珍的一举一动感染了家人,家中老人帮忙分担家务,丈夫也参与到制茶中来,帮她技术把关、运种苗、买肥料,上山挖地种茶,儿子大学毕业后,也投身茶业支持她。
含辛茹苦创品牌
当天,汪大珍找来的几名采茶工,都是附近村庄的乡亲。一天下来,工人们采回十来公斤新鲜茶叶,放在筛子上摊开,等茶叶干一点,再交给炒茶工,边炒边挑,将茶叶彻底烘干后分装,手工制茶工艺繁琐,汪大珍细致入微、层层把关。
粗略一算,汪大珍跟茶叶打交道40余年了。这期间对茶业的倾心投入,付出的辛酸苦辣,只有汪大珍自己心里明白。
以前,村里的公路并不多,大多是土路,从山脚到茶山来回溜达一趟,至少要步行2个小时。而且山坳里没有人、没有水、没有电。为了方便看护茶苗,汪大珍用竹竿在山上搭了一个简易棚子,备上口粮,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
缺资金,贷不了款,请不起人,汪大珍和家人一起,在茶山上种出了一片一片的茶叶试验田。
八十年代,茶叶并不好卖,老一辈茶农都得挑着担子,翻山越岭到城区做买卖。“有一年,我和邻居挑着茶叶,走了一个半小时到了咸安城区,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专门收茶叶的人,可是对方把收购价压得特别低。那年的茶品特别好,我们舍不得卖。”汪大珍回忆,她和邻居又挑起担子,穿着草鞋走了两个小时回到家,鞋走破了,茶也没有卖出去。“可是茶叶放久了成色会变坏,我心里那个苦啊,再不甘心,最后还是低价卖掉了……”
九十年代末,汪大珍茶叶的销路慢慢有了起色,汪大珍开始到处找采茶工人,自己则承担起了制茶工作。那时候没有网络招聘,汪大珍就自己跑到村里找人。
“我刚开始采茶的时候,不懂得分辨茶叶的好坏,汪大姐就手把手地教我。”31岁的采茶工周小玲回忆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汪大珍和家人的努力下,茶场引进良种,自创的“罗针茶”品质逐年提升,良种茶树也在茶农间广泛推广。
制茶世家获赞扬
汪大珍心里明白,只有好茶才能卖出高价。茶叶制作从“萎凋”“揉捻”到“发酵”“干燥”,汪大珍不敢有一丝马虎。特别是清明时节,茶农每天的采茶量多达近千斤,她经常要加班加点地通宵干活。
除了为自家制茶,汪大珍还主动帮助村里的茶农加工茶叶。“婶子真不错,每次找她帮忙,从不推脱。”茶农张大伯是来加工的常客,说起汪大珍赞不绝口。
制好茶后,汪大珍也没闲着。每隔十天半个月,她便带着制好的茶叶样品到各地门店跑销路。“我利用以前做销售时积累的客户源,带上这些茶叶亲自上门推销,拓展销售渠道,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帮助乡亲们拓宽销路,增加些收入。”
在长辈的熏陶下,汪大珍的儿子张利成了“茶二代”。“母亲想让咸宁本地的茶叶品牌越来越响,这也是我的梦。”大学毕业后,张利身边的同学都忙着选择考研、出国,进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或去“北上广”等大城市发展,但他却回到了家乡,当起了“茶农”。
汪大珍的茶叶生产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经营,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种茶。汪大珍在着手建立种茶基地的同时,也整合了农户资源和茶叶资源,解决茶农销售难问题,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汪大珍说,她希望未来通过自己和家人的努力,把茶叶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大限度的提升起来,让家乡制茶人共同富裕。